光復鄉

光復自行車道

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 / Photo:Eva隨手拍

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

日地 / Photo:Eva隨手拍

馬太鞍自行車道

情人橋 / Photo:Eva隨手拍

光復鄉的地理位置

光復鄉位於花蓮縣東部,東經120.25度,北緯23.39度,南與瑞穗鄉為鄰、西臨萬榮鄉、東邊為豐濱鄉、北邊則是鳳林鎮,總面積約為157.11平方公里;光復鄉位在花東縱谷,東側和西側分別被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夾擊,為一個長條狀的平原,並有馬太鞍溪、光復溪和花蓮溪流經境內,形成有山有水的美麗景致,加上豐富的原住民阿美族文化,讓光復鄉成為台灣著名的旅遊勝地。

光復鄉的歷史發展

光復鄉的歷史發展相當悠久,在清朝以前只有少數的阿美族人在此定居,清朝咸豐年後才逐漸有閩南和客家移民往此遷徙,當時每戶人家大多種植樹豆,在阿美族語中樹豆稱為『琺太鞍』(Fataan),漢人便譯為『馬太鞍』;在清朝統治台灣年間,阿美族的聚落發指眼相當完善,包含有馬太鞍社、馬佛社、沙荖社、太巴塱社等等聚落,其中又以太巴塱社為東部最大的阿美族部落,直到咸豐年後漢人逐漸從西部移入此地,便劃入台東直隸州;1895年甲午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,稱這裡為『上大和』,1920年台灣總督府調整全台行政區域,將上大和地區劃入花蓮港廳鳳林郡鳳林街和瑞穗庄管轄,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光復後,原本沿襲舊制直至1947年分鄉,成為光復鄉是一個新設的鄉鎮,下轄15個村落至今。

光復鄉-太巴塱部落

太巴塱位於光復鄉東側,隔著嘉農溪與馬太鞍部落為鄰。昔日因此地多螃蟹,故以阿美族與『螃蟹』(太巴塱之意)命名;太巴塱部落的青年為了保存部落傳統的生活文化,於近年來積極推廣織布、籐編、歌謠吟唱、野外訓練、木雕等課程,並著手整理部落史料,因此現在在太巴塱國小、太巴塱文化館以及太巴塱阿美族文物展示室中,可以看到各項傳統技藝文物重現,讓民眾了解更豐富多元的阿美族文化。

光復鄉旅遊

民眾來到光復鄉旅遊不僅可前往太巴塱部落欣賞阿美族的文化,另外馬太鞍部落也是相當著名的阿美文化村,另外還有許多豐富的旅遊景點,像是光復糖廠、大興文旦觀光果園、芙登溪自行車專用道、土石流紀念公園和保安寺等等,也可品嘗道地的紅糯米、黑糯米和箭竹筍的料理,都是相當特別的美食喔!

精選飯店

旅路渡假商務旅館

花蓮市重慶路255號
1,900元起

經典假日飯店

花蓮市國聯五路139號
2,800元起

大使商務飯店

花蓮市中正路495號
1,500元起

今古安民宿

花蓮市重慶路353巷30號
1,300元起